圖:警方今日開始會進行攝錄檢控的試驗計劃,為期半年港台圖片
香港警方今日開始將於全港推行為期半年的科技攝錄執法試驗計劃,在多個交通黑點設立攝錄機,針對六項交通違例事項採取檢控行動,希望紓緩交通擠塞問題。計劃分為「即時票控」及「非即時票控」兩種,即時票控指警員即時截停違例車輛及提出票控,非即時票控則會透過錄影紀錄,隨後才票控違例司機,司機可要求觀看錄影紀錄。攝錄機的數目及設定位置由各分區決定,數碼攝錄機放置後,相關人員每周最少巡查一次,紀錄檢控違例司機。
香港警方交通總部總督察李文傑(圓圖)昨表示,今日開始在全港五個陸上總區,推行新一輪以手提數碼攝錄機打擊交通違例的執法行動,為期六個月,並將於交通黑點設置攝錄機,主要攝錄六種違例事項,包括:在禁區上落客和貨物;未經授權在巴士、小巴、的士站停車;巴士、小巴及的士停車超過所需時間;非法進入黃色方格路口以及掉頭導致阻塞等。當中五項的定額罰款六月起已經調高,禁區上落客由450元增至560元;非法進入黃格、掉頭導致阻塞等,就由320元增加至400元。
加強阻嚇 證據更強
李文傑強調,科技攝錄令警方搜集證據更強,加強阻嚇性,所有錄像片段會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安全存放和處理。李文傑希望,試驗計劃可發揮阻嚇作用。警方會於明年一月底試驗計劃完結後檢討成效,再決定是否繼續推行。
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警方於東九龍及新界北總區推行先導計劃,效果理想,有效阻嚇司機違反交通條例。據悉,兩個警區的先導計劃實行期間,共發出54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兩個月的先導計劃,能夠減少人手,調配靈活,亦減少與司機的爭拗,尤其在禁區違例上落客。
西九交通日 發1726告票
警方前日舉行西九龍總區交通日,透過執法行動,提高市民的道路安全意識,行動中,共有243名來自西九龍總區交通部、九龍城區、旺角區、深水埗區及油尖區交通隊的警務人員在西九龍區多個交通黑點執法。警方共發出1726張定額罰款告票和128張傳票,其中1588張定額罰款告票涉及違例泊車,餘下則涉及其他交通違例事項。據警方統計數字,今年首六個月,西九龍總區發生了1539宗涉及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當中有385宗涉及行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