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9月15日就是美國對華為晶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日子,據外媒最新消息,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把晶片運出,以緩解華為面臨的晶片危機!據業內爆料,華為海思這幾天會包一架貨運專機到臺灣,把麒麟與相關晶片在9月14日之前運回。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將於本月15日生效,臺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廠商正在趕貨。據臺灣《自由時報》引述業界消息指出,禁令進入倒數階段,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一架順字型大小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來臺灣運走晶片,提高備貨庫存量。
半導體業透露,晶片生產週期至少兩至三個月,為趕在期限前將晶片運出臺灣,部分華為供應商亦將之前產出、尚未封測的晶片運送到大陸。至於來不及運送的晶片,業界傳出,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一架順字型大小貨運專機,運走所有下單的晶片。
報導指出,過去海思從未包機運送晶片。業界推測,專機費用約600萬至700萬元新台幣(折合約158.4萬至184.8萬港元),且未計關稅及兩地機場地面費用,成本不菲。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不是看不到禁令的緩和,或者時間上的延期,華為都不太可能這麼做,這等同於直接切斷了與合作廠商的關係,而未來華為是否能繼續跟這些廠商合作,誰也說不清楚,而他們只能報以最壞的打算。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日晚間宣佈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這次禁令的核心在於,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採購晶片,等於是拔掉華為勉強維生的“呼吸器”,此招數是既狠又絕。
此次升級後,除非有特殊許可,否則任何基於美國軟體或技術所開發、生產出來的晶片,都不得供貨給華為。
9月10日,“晶片問題涉及到的技術非常複雜,華為在這方面,困難一定有,毫無疑問。” 當日,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在華為開發者大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從晶片問題上看,中國所有行業都應該清醒了吧?晶片問題給了企業反思,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限制反而讓大家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危、機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