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印度再次出手,切斷“中印”原油石油交易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0-08-27

【亞洲文旅網訊】疫情影響讓各國開始采取措施,重新調整產業鏈結構,一些國家開始擔心對華產業鏈的過度依賴,盡管全球經濟體系下的重構調整不可避免,但政治因素的持續放大未必是在走正確的路,圍繞產業鏈調整,背後的政治和商業有所趨同,但本質的邏輯並不一致。

微信图片_20200827101411.jpg

印度進一步采取行動,對華惡意明顯

據彭博社報道,莫迪政府已經禁止中方油輪參與印度原油進口以及成品油出口運輸業務。此次行動是莫迪當局對華采取的進一步行動,不過根據業內有關人士透露,印度原油運輸中中國油輪本就不承接太多業務,實際影響並不大。實際影響不算太大,但莫迪政府對華表現出的敵意和惡意顯而易見。

印度當局目前正采取的措施以政治邏輯為主導,在地緣政治上的表現是在迎合美國的“對華脫鉤”,而在商業邏輯中,資本驅利考慮的是成本、利潤以及風險之間的權和利弊,莫迪當局提出的“印度制造”於本國而言更多的是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但並不符合商業的一套邏輯。

印度謀求中國以外的國際合作

微信图片_20200827101415.jpg

自今年5月以來印度開始大規模推行經濟刺激方案,以振興“印度制造”為重點,而中國很不幸的成為了“印度制造”的敵人,隨後印度當局開始大步邁出了“去中國化”步伐。從最初對中國手機應用軟件禁用,到禁止中資參與印度各領域的競標,日前印度石油公司又禁止了中國籍油輪參與石油運輸。

在“去中國化”的同時,印度還在積極尋求中國以外的國際合作,接觸美國企業,高調表示要為美國企業入駐印度提供便利條件,此外,近期印度媒體披露,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商務部長將在近期舉行三方“供應鏈彈性倡議”會議,這一倡議的目標明確,加強三邊的供應鏈網絡,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尋求可信的替代方案。

三個國家都很典型,印度一心要振興“印度制造”,而澳大利亞因為經濟結構問題對華依賴嚴重,當前澳政府也在尋求新的市場來改善情況,印度的人口為這一設想提供了無限可能,日本方面,長期以來日本都在討論所謂的“中國+1”策略,今年以來安倍也在高調呼籲日企撤離中國。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大潮助推世界交融,形成的全球產業鏈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正向循環,但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確實給經濟全球化帶來了阻礙,政治民粹已經表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